-
“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案例——警惕“涨停板”中的陷阱我国股票市场设有日内10%的涨跌幅限制,投资者通常将涨停解读为市场对该股的乐观预期。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者“追涨”的心理,人为制造“涨停板”277 2017-07-21
-
“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案例——尊师重道有方法 勿以“内幕”报师恩资产重组、资产注入、收购资产等上市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财产处置决定,往往被资本市场解读为重大利好消息。不少投资者喜欢打听此类消息,认为依靠这些所谓的“内幕消息”炒股就可以获得巨额收益。但实际上,内幕交易不仅未必能够盈利,内幕交易本身更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247 2017-07-21
-
“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案例——“尾市”拉升藏玄机 盲目追涨落陷阱股市交易中,大家习惯把临近收盘前的交易时段称做“尾市”。由于收盘价具有指标意义,影响次日开盘走势,而且尾市交易相对清淡、时间期间短,影响股价需要的资金量较少,因此,尾市操纵成为常见的市场操纵手法之一。300 2017-07-21
-
“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案例——合约异动要看准 临近交割更小心期货市场能够有效分散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并能够通过公开透明的交易机制形成真实、合理的商品交易价格,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期货市场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能够调动少量资金进行较大价值的投资,具有“四两拨千金”特点,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301 2017-07-21
-
“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案例——黑嘴“专家”莫轻信 小心荐股有套路目前,不少财经频道都会在黄金时间段播出股票投资节目,邀请证券分析专家和观众交流股票投资技巧和经验,提醒投资者规避防范市场风险。286 2017-07-21
-
《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附件2:《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服务办法(试行)》起草说明附件3:私募投资基金服务机构登记法律意见书指引247 2017-07-20